0%

香港考古發現摘錄

1988年

香港大嶼山石壁東灣首次發現捻絲紋陶片

  這種「捻絲紋陶片」所屬年代可能距今9000年,而且與我國內地、日本所發現類似陶片同類。這暗示著遠在8000-9000年前,整個東南亞就可能已出現文化交流。這次發現的沙丘遺址遺物的特點及土層情況,和廣東發現的遺址相似。據此,可以瞭解香港史前文化與廣東的有關問題。(姜哲)

1989年

大嶼山東灣沙丘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時間:1988年10月

  工作單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深圳市博物館

  香港大嶼山,舊稱大壕島,位於香港的西南面珠江入海口處,是香港最大的一個島嶼,東灣沙丘遺址就在大嶼山西南部。沙丘高出海面7米多,三面環山,南側有小溪從山澗流向海灣,東側是山澗沼澤地,適宜人類漁獵生活。這次深圳香港考古界合作在此發掘,面積達30平方米,深3米以上。採用分層挖掘的辦法。地層共六層,其中第三、四層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第三層發現有房子柱洞、陶窯址、灰坑等遺跡,出土帶紋飾的夾砂粗陶陶片、缽、罐、釜、器座等。石器有磨制的環、斧、缽、鎊,打制的刮削器、錐、刀,還有礪石、柞、砧、陶拍以及準備製成石器的石坯。在沼澤區還發現有水田遺址跡象。這是一處遺物、遺跡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姜津摘編)

香港出土清代大炮

  大炮身長4.5、最大直徑1.22、炮口直徑0.45米,重量超過10噸。炮身上鑄有一個圓形徽號及類似葡萄牙文的文字。此大炮是在距地面3米深處發現的。初步鑒定,它的歷史超過百年,當是清朝海防所用。(姜津摘編)

1990年

香港南丫島沙浦村青銅文物

  這批文物中,一件是一個由沙岩製成的製造銅斧的鑄模,這種沙岩鑄模是香港首次發掘的史前遺物;另外還有一枚銅箭鏃,證明3000年前該地區居民已能製造青銅用具。在遺址中還發現青銅時代的犀牛骨骼,證明香港在青銅時代仍有犀牛生活。香港考古學會在最近的考察中還獲得沙浦村遺址藏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遺物石錛及唐代的灰窖碎片。(姜摘)

1991年

香港南丫島大灣新石器時代及戰國時期遺址

  發掘時間:1990年10月27日-12月16日

  工作單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教研室

  遺址位於香港南丫島西部海濱一條東西走向的沙堤上,高出現海面約8米,三面環山,南臨大海,背依瀉湖,屬華南地區典型的沙丘遺址。因取沙及農耕,遺址破壞嚴重。早在30年代及60、7。年代間,曾有學者在該遺址作過調查和小規模的試掘工作,並-獲遺物一批。經勘查,現存面積約1500平方米,分為四區,這次重點發掘第F區,面積約3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2米,分兩大層,上層厚0.1-0.5米,又分A、B兩小層,年代約當戰國至漢代,下層厚約O.3-0.5米,屬,新石器時代。這次工作主要清理上文化層,在Ⅰ、Ⅱ區的試掘中出土較多的魏紋硬陶片,第Ⅳ區出土較多夾砂繩紋陶片和少許硬陶、釉陶及殘銅器。此外,清理出約10座墓葬,多被破壞,除個別墓葬外均不見墓穴及葬具。其中M6長約1.9米、寬0.72-0.82米,現存深0.95米,該墓打破②B層,其他墓葬的器物均在②B層上部。器物組合頗具規律,或出陶器、或出玉器與石器。陶器較破碎,可辨器形有釜、罐、豆、盤等,玉器多見璜、玦,並常配一小石錛為組合。值得一提的是M6出土玉質牙璋、圓形穿孔器、三角形穿孔器、管、珠共19件。與其他墓葬相比較為特殊。這批玉器與中原地區出土的同類器物基本一致,上述墓葬年代初步推斷為戰國時期。

  華南地區沙丘遺址墓葬群的發現,尚屬首次,出土的玉器在本地區極為罕見,為考察中原與華南地區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馮永驅)

1993年

香港新機場工地西漢遺址

  西漢遺址一處,在香港修建新機場的工地上發現,出土青銅矛頭和斧頭,以及鐵農具和陶器。這是迄今在香港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表明最遲在西漢時期這裡已有人居住。在這之前,香港只在195年發掘出一座東漢時期的墓葬。(姜津摘)

1997年

香港南丫島大灣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時間:1996年3-5月

  工作單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大灣遺址是香港地區發現最早的古代遺址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該遺址經過多次調查和發掘。本年度的發掘,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所劃分遺址分區的Ⅱ、VI、Ⅶ、Ⅷ區進行,重點是發掘Ⅶ、Ⅷ兩區,布探方均為5×5米,揭露面積在250平方米以上。

  地層堆積情況。Ⅱ區為鬆散的沙層堆積,可分五、六層,除表層沙層下的沙層中夾有少量新石器時代的陶片和黑沙外,其他沙層均是黃色細砂。遺址的文化堆積主要在Ⅶ區以東各區。根據Ⅵ區探溝地層剖面和Ⅶ區探方地層剖面及探方中一個挖至黃色生土的現代擾亂坑坑壁剖面來看,這裡的原始地貌是東北高西南低,文化堆積也是東部和北部淺,西部和南部深。最淺的Ⅷ區除表土層外就是新石器時代堆積。Ⅶ區東部除表土層和擾亂層外也只有新石器時代文化層;Ⅷ區西部少部分面積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上還有歷史時期文化層。以Ⅷ區T18-T20北壁地層剖面為例,第l層表土層(或耕土層),黃灰沙土,厚0.15米左右;第2層擾亂層,黃沙土,厚0.15米左右;第3層歷史時期文化層,黑灰沙土,厚0.2米左右,僅西部有少量堆積,且很少或無文化遺物;第4層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紅褐土,厚0.05-1.2米以上,陶片較多。4層以下為黃色生沙土。

  本次發掘主要是挖Ⅶ、Ⅷ兩區的新石器時代堆積。在這兩區各發現一座居住遺跡,分別編號為F1(Ⅶ區)和F2(Ⅷ區)。F1為橢圓形,面積約35平方米,周邊有13個柱洞,洞深15-20厘米,中央位置有一較大柱洞,直徑30、深15厘米,可能是中心柱。屋內有河卵石堆砌的火膛、紅燒土塊及大量陶片和石器等。F2略呈長方形,面積48平方米,24個柱洞排列於房址外沿,室內北部有較大範圍紅燒土堆,紅燒土塊上有木棍和樹枝痕跡。

  出土遺物石器以磨制為主,有右斧、石鎊、石刀、磨石、磨盤和石拍等。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次之,夾砂陶多為夾粗砂的灰陶、灰黑陶和灰黃陶,有的胎質為黑色、象夾炭陶一樣,表面多飾繩紋,少數有刻劃紋。泥質陶主要是泥質紅陶,其次是泥質白陶或黃白陶,也有少量泥質灰黑陶。泥質紅陶中有少量紅彩彩陶,白陶以壓印紋為主,也有刻劃紋和繩紋白陶。器形以圈底器為主,其次是圈足器和平底器,未見三足器。主要器類有夾砂圜底釜、罐、鉢,泥質紅腳圈足盤、白陶圈足盤,碗、器蓋、器座等。器物的特徵與香港舂坎灣、蟹地灣、深灣,澳門黑沙灣,珠海後沙灣,深圳大梅沙、小梅沙、大黃沙和咸頭嶺等遺址所出者相同,它們應屬年代相當的同一種文化遺存。

  本次發掘基本搞清楚了大灣遺址的地層堆積,並為大灣文化的命名初步提供了確鑿的文化內涵。(吳耀利)

1998年

馬灣島東灣仔北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遺址

  發掘時間:1997年6-11月

  工作單位: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古蹟辦事處、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遺址位於馬灣島東北角,北、西、南三面被低矮的丘陵環抱,東面臨海,屬珠江三角洲地區典型的海灣遺址。遺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20米,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本次發掘面積為1500平方米,發現有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青銅時代早期,漢代,唐代及清代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其中以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存為主。

  通過發現的清晰的地層關係,可把遺址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存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只發現有少量陶片,大都是釜的殘片。均為夾砂陶,多呈灰褐色,斑駁不純,也有黑色陶。紋飾最具特色的是豎向繩紋加橫向劃紋構成的類方格紋和飾於口沿內部的豎向、橫向交替的短弧線劃紋組。此外,還發現飾豎向寬劃紋和交叉弧線紋的器座。

  第二階段的遺存在遺址中最為豐富,包括19座墓葬、居住遺跡和大量遺物。本階段與第一階段有一較長的間歇期。間歇期內,海面上升,在本階段的居民到來之前,海面複又退下,留下一道東北-西南走向的沙堤。本階段遺存集中分佈在沙堤內側和沙堤與山角之間的狹長地帶上。19座墓葬主要分佈在沙堤內側,似有一定佈局,大致分為8排,每排2-3座,其中13座南北向,6座東西向。保存有人骨的有13座,可看出葬式的有一次葬7座,二次葬3座。一次葬中,有6座仰身直肢、1座側身屈肢,6座頭向南、1座頭向北。二次葬中,頭均放置在北部。墓中均有隨葬品,其中陶器以釜、罐為主,石器有斧、錛、矛等工具和武器,玦、環、鐲、管等裝飾品,還有玉質飾品和蚌器。居住遺跡包括柱洞和一些有意擺放,可能與居住有關的石塊。根據這些遺跡,可以確定居住區位於山角下的狹長地帶。本階段遺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和蚌器等。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也占相當比例。夾砂陶多呈灰褐和紅褐色,泥質陶則多為灰色和橙色。紋飾種類很多,主要有繩紋、短線交錯印紋、中心有凹點的菱形回紋、曲折紋、長方格紋、羽狀紋和渦形雷紋等。其中繩紋只飾於夾砂陶上,在器底多成交錯狀。有些器物只在下腹加紋飾。主要器形有夾砂敞口圜底釜、凹底釜、折腹圜底釜、折腹罐、直口平底鉢、泥質小口折腹凹底罐、折肩垂折腹凹底罐及支腳、箅子等。有些釜形器帶單流或四流。流行粗厚的口沿,一些口沿外折,與器肩的夾角很小。石器有斧、鋅、磨石、鏃、矛等工具和武器,玦、環、管和剖面為T字形的鐲等裝飾品。玉器有玦。蚌器為外緣經單面打制出鋒刃的工具。水晶石料也有發現。

  第三階段遺存主要為1座墓葬和文化層中的少量陶片。墓中隨葬有醬色敞口直頸鼓腹矮圈足泥質壺、皮囊形雙流夾砂罐、矮把泥質豆等。

  東灣仔北遺址第一階段遺存的時代大致與廣東珠海草堂灣第6層、香港深灣F層和赤鱲角虎地遺存相當,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中期後段。第二階段遺存的時代大致與以珠海棱角嘴遺址、淇澳島東澳灣遺址、香港屯門龍鼓灘遺址、大嶼山白芒遺址第一期為代表的遺存相當,屬珠珠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晚段至青銅時代早期的過渡期。第三階段遺存的時代可能相當於粵東的浮濱類型時期。

  遺址的墓葬中有保存較好的人骨資料,這在香港以至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都十分難得。經初步鑒定,這批人骨與我國華南地區特別是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人骨的體質特點有明顯的相似。在一具女性頭骨上,還發現生前拔除上門齒的現象。

  東灣仔北遺址具有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少見的文化堆積,其明確的地層關係、豐富的出土遺物和較完整的人骨資料,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時代文化序列的建立、為研究香港居民的起源及其與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至東部沿海地區居民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李新偉)

南丫島、長洲、石鼓洲及大、小鴉洲古遺址

  調查時間:1997年10-12月

  工作單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古蹟辦事處

  南丫島等5個島嶼位於香港島的西南部。本次工作採用地面踏查、鑽探和開挖探坑等方法,對已知遺址和有可能發現遺址的地點進行調查、複查。

  通過調查,在南丫島的大灣、深灣、蘆須城、沙埔舊村、北南丫公立學校、石排灣、綠洲、北角舊村、榕樹㙟、下尾灣等10處地點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唐宋時期的文化堆積或遺物。經過對長洲西灣、捕魚灣及小鴉洲灣遺址進行複查、探掘,確認這三處地點保存有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層,其中長洲西灣、小鴉洲灣的文化堆積達2米以上。此外,對長洲南氹灣、大鬼灣和大鴉洲西灣的複查表明,這些地點的文化堆積已基本無存。(李子文,邱立誠)

1999年

香港屯門-荃灣考古調查

  調查時間:1997年11月-1998年4月

  工作單位: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這次對屯門-荃灣區的考古調查工作,重點普查了屯門東段、西段和北段,同時還調查了位於龍鼓水道的沙洲島、龍鼓洲島,青衣島的東西兩岸以及由柴灣角南為起點,經汀九、深井、青龍頭一帶的海灣、沙灘,並對屯門54區作了密集型調查,對屯門北新慶村宋、明遺址作了第一期發掘,收穫頗豐。調查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發掘面積約1100平方一米,共開探方120個,鑽孔467個,出土各種遺物約2000件。出土遺物的年代從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一直到明清,其中以新石器時代和宋代者為主。調查發現的大批文化遺址分佈在屯門西區和北區,尤以龍鼓上灘的文化內涵最豐富。其餘地區由於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使文化遺存遭到破壞,如荃灣區和青衣島以及汀九至青龍頭一帶幾乎再找不到任何文化遺存。(張鎮洪)

2001年

元朗區輛井圍鶴洲嶺新石器時代至宋明遺址

  發掘時間:2000年11月-12月

  工作單位:香港考古學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鶴洲嶺遺址位於新界西北部、元朗區屏山鄉惘井圍村東,東南距元朗約5公里,遺址坐落在鶴洲嶺南坡及坡前的台地上,範圍約達18000平方米。香港考古學會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批准和資助,對遺址進行正式發掘。發掘區位於鶴洲嶺南面的坡前台地,布探方4個,面積100平方米。

  遺址地層堆積自上而下劃分為8層,第5層及以下各層為不含文化遺物的自然堆積。遺址最早的文化堆積為第4層,但由於發掘清理範圍小,出土遺物不多。該層出土陶片均為火候不高的夾砂陶,器物為手制,並有明顯的泥片貼築製作痕跡,紋飾所見皆細繩紋、繩紋。年代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較早階段遺存。同時,從遺址的地層堆積特點看,第4層及以下的5-8層均為沙土堆積,結合現在遺址周圍的地貌特徵觀察,可知史前時期這裡應是一處山前坡地式的瀕海沙丘。

  遺址第3層、房址F3屬於宋代文化堆積,出土遺物有陶瓷器和磚、瓦等建築構件。F3位於發掘區東部,房基疊壓在第3層之上。在已清理的約46平方米範圍內,發現了鋪磚地面、天井(水池)和水管暗渠,地面之下有一層夯實的房基墊土,天井內填積房屋倒塌廢棄後的瓦礫堆積。初步判斷是一處有相當建築規模的院落式建築遺址。

  遺址第2層和F1、F2屬於明代文化堆積,出土遺物主要有陶瓷器、磚瓦建築構件以及一些銅錢、鐵釘等。發掘區內發現兩排房屋遺跡,編號為F1、F2。清理出石牆基、排水溝和夯土地面、鋪石地面;地面之下為夯實的房基墊土;部分地面上殘存房屋廢棄後的瓦礫堆積。兩排房址均為西北、東南走向,中間有一條排水溝相隔,兩者相距約2.3-2.8米;每排房址又分隔為若干間東北朝西南的房間。出土陶瓷器主要有青花瓷碗、青瓷碗和釉陶盆、罐等。(莫稚,李子文)

西貢區蠔湧古遺址

  發掘時間:2000年11月-2001年2月

  工作單位: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

  蠔湧遺址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南邊圍村,遺址地處蠔湧河南岸近人海口的河流高漫灘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製造場遺址。1999年,西貢公路改造工程需從遺址穿過,對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之後因發展商擬在遺址範圍修建丁屋區,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這次發掘區域位於第一次發掘區域之西50米,屬遺址邊緣。發掘探方42個,面積約1000平方米。遺址地表為近年的堆填土,之下有宋至近代的農田,再下有部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在發掘區內,揭露5條農田的石砌田埂,宋至近代的農耕土分為兩層,出土鐵犁頭和零碎的陶器、瓷器、布紋瓦,英治時期的硬幣(1880、1924年)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堆積分佈不連貫,出土少量的磨制石器、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石器製作工具,磨制石器有雙肩石錛和石鎊,打制石器有尖狀器、砍砸器,石器製作工具有礪石、石錘等。此次發掘,仍採用香港通用的「Context」(系統考古單元)作記錄。(張鎮洪)

2002年

西貢蠔湧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時間:2000年11月29日-2001年2月5日

  工作單位: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

  香港西貢蠔湧遺址發現於1997年,1999年曾進行第一次搶救性發掘,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石器製作加工場。2000年為配合房地產開發,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邀請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組隊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清理發掘探方、探溝42個(條),發掘面積約100平方米。主要地層堆積如下:Cl為人工搬運的新填土層,淺灰黃中沙土。段為現代農田耕作層,灰白、青黃雜色沙質勃土。C3為古代、現代水田耕作層,覆蓋於Q之下較純淨的灰黑砂勃土層,沼澤相淤積土,細密質較松。上部灰雜、下部灰黑,可分為a、b兩個小層。出土物以瓷瓦碎片為主,多見宋代青瓷或冰裂紋瓷片,有少量唐代青瓷,粗瓷碎片有擂缽、盆、罐、多系罐等,也出土有脫層的史前石器、尖狀石啄、凹刮器、毛坯等遺物,遺址中發現的古水田石圍埂即奠基在該層底部,厚8-40厘米,年代上限可至宋代。以為晚期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淺灰白色亞沙貓土,含中沙石英顆粒、史前石器、石料、毛坯及自然力搬動的各類礫石,厚8-30厘米。C5為灰白色中細沙,海相沉積,沙質純淨不含豁土及文化遺物,其下部常有5-20厘米磨圓較好、分造欠佳的礫石層。C6為沙堤後瀉湖相沉積層,黃色亞勃土,其上部常呈灰白、黃褐、磚紅雜色並夾雜風化火山灰構成的亞沙勃土。結合在發掘現場的觀察,對上述地層剖面可做如下解釋,古瀉湖灘面出現在海拔+5.08-5.21米高程的高潮位時期,其後海水曾一度漫過瀉湖將沙積層向南推進到海拔+5.47米高程。新石器時代,在海拔4.97-5.21米高程內有一個清晰的剝蝕面,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就形成在它的上面,其後不久,彎曲的山坳内沼澤化,並持續了約兩三千年方漸變乾涸,始有人類在此活動,遂有後期水田耕作的出現。

  清理了近現代水田遺跡。在清理C2地層過程中,在多個探方内出露長條狀人工構築的石圍,經全面發掘,這些人工構築的石質遺跡奠建在C3底部,有一定的空間分佈、走向和高度,這些石質遺跡的組合構成蠔湧遺跡由近代到現代一直沿用的稻田耕作區的圍埂,散落在探方内完整或殘缺的人工石砌遺跡即為區分不同高程水稻田的石圍埂。發掘區基本涵蓋了這片古稻田遺跡。考古發掘地層表明,石圍埂構築於最早的稻田區開發階段,使用期間,不斷加高加固、修殘補缺,沿用至現代,隨著稻田的廢棄,才被湮沒。

  位於發掘區北部西側的探方T11H是一個保存史前文化地層較好,出土文化遺物最為豐富的探方。C4是一層淺灰色亞沙土,質軟、粘性大、濕度大,文化層厚達30厘米。文化層内雖無發現史前文化遺跡,但在探方内海拔4.8-5米的空間發現近40件文物標本。包括尖狀石啄、石錘、礪石、石器毛坯、石片、石核、石料等,主要分佈在文化層保存較好的東南角,西北和西南都較少,不出文化遺物的地方多為凌亂、錯叠的礫石堆積。

  出土文物豐富的另一個探方式T10Ⅰ的C4文化層,出土文物標本35個,包括尖狀石啄、石錘、礪石、石核、石片、毛坯、石料,以石料、半成品、毛坯為多。C4地層後來受到礫石堆積C15的嚴重破壞,出土石器標本上多留自然力破壞的傷痕,或尖鋒、刃面呈鈍缺。

  石器可分為磨製石器、打製石器、磨具、錘砸器、石製器素材等五類,磨製石器有錛及斧錛毛坯;打製石器有尖狀石啄、石啄毛坯、石鑽、刮削器、砍砸器等;磨具有凹面磨盤、小礪石、粗磨礪石、大磨石、琢磨礪石、環砥石、石砧等;錘砸器有球塊狀錘、凹石錘、柱狀錘、尖啄錘、石杵等;石製品素材有石核、石片、石料等。

  C4出土的石器與蠔湧遺址第一發掘出土的石器年代相同,均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張鎮洪、王宏)

2003年

香港石器時代遺存

  調查時間:2002年2月

  工作單位:香港考古學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

  應香港考古學會邀請,對香港東北部島群開展了為期近一個月的第四紀地層及早期人類活動遺跡調查,結果在一荒島60米高的海成台地上發現一些用流紋岩和火山岩打制的石製品。這些石製品有暴露於堆積層剝蝕面之上的,也有出自於膠結堅硬的堆積層之內的。根據香港地區及我國東南沿海第四紀地層發育歷史,埋藏這些石製品的60米海成台地的時代應該屬於更新世。同時,這些石製品表面已生成一層與堆積層顏色一致的石鏽,其中的火成岩製品風化嚴重。這些特徵使人們很容易把它們同香港地區那些已知最古老的人類遺物,即出自全新世地層(大約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製品區分開來。上述發現無疑為香港地區開展舊石器考古工作和恢復早期人類在該區的開發歷史打開新局面。(黃慰文,袁寶印)

西貢區沙下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遺址

  發掘時間:2002年

  工作單位: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應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的邀請,對西貢沙下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3000餘平方米。發現了房基、石器製作場及3座墓葬,墓中隨葬有雲雷紋間方格紋陶罐、方格紋陶罐和雲雷紋陶罐等器物。通過對出土遺物的初步整理,大致將沙下遺址的遺存分為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唐宋、明清等四個時期。這為研究香港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沙下考古隊)

2004年後無香港資料

摘自《中國考古學年鑒》(至2017年)